您的位置: 首页 > 高尔夫知识 >

高尔夫规则的演进及怎样融入日本人生活的?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8-14 10:47:00    



高尔夫规则的演进 ——

第一部统一的《高尔夫规则》


之前我们讲过,利斯绅士高尔夫球手俱乐部推出“十三条”,就此出现了高尔夫历史上最早的诉诸文字的规则。

在此之后,很多高尔夫俱乐部都制定了自己会员使用的比赛规则。 成立于1754年5月12日的圣安德鲁斯高尔夫俱乐部后来居上,其影响力超过了利斯绅士高尔夫球手俱乐部。

1834年,英国国王威廉四世在王室高尔夫爱好者众星捧月的拥戴下,宣封圣安德鲁斯高尔夫俱乐部为“苏格兰圣安德鲁斯皇家古老高尔夫俱乐部”。

1897年,这家俱乐部出面编印了高尔夫运动历史上第一部统一的《高尔夫规则》,由此结束了高尔夫运动长达一百多年规则不统一、各自为战的“混乱”状况。


此后,苏格兰圣安德鲁斯皇家古老高尔夫俱乐部也担负起欧洲地区高尔夫运动的规则制定和各项赛事活动的组织工作。

高尔夫规则的演进

——美国高尔夫球协会(USGA)


18世纪下半叶,一批苏格兰移民来到了美洲大陆,他们把苏格兰人所钟爱的高尔夫运动也带到了这片辽阔而神秘的土地。

1786年,他们在查尔斯顿地区成立了全美第一家高尔夫俱乐部,即“南卡罗来纳高尔夫俱乐部”。

随着欧洲移民的大量涌入,高尔夫这项起源于欧洲的户外运动,在美洲大陆得到了长足发展。

1894年,美国高尔夫球协会宣告成立,该协会的前身是“高尔夫球业余爱好者协会”,后更名为“美国高尔夫球协会”(USGA)。

由于运作合理,会员数量增长很快,该协会迅速成为美洲大陆高尔夫运动发展的领头羊,成为大西洋彼岸的另一个实力强大的高尔夫运动管理机构。


USGA负责制定美洲高尔夫球竞赛规则,组织各项赛事工作。 随着国际赛事的不断增加,苏格兰圣安德鲁斯皇家古老高尔夫俱乐部和美国高尔夫球协会在规则上的分歧不断加剧。

直到20世纪初,这两家最有影响力的机构才达成一致,同意在欧美地区举行国际比赛时,统一采用由苏格兰圣安德鲁斯皇家古老高尔夫俱乐部制定的高尔夫竞赛规则。

即便如此,这两家机构对规则的许多技术细节仍存在分歧,每次在两地举行的国际性高尔夫赛事,仍须在赛前做统一规则的工作。

高尔夫规则的演进

——美国和苏格兰高球机构的合作


1951年,美国高尔夫球协会与苏格兰圣安德鲁斯皇家古老高尔夫俱乐部通过认真协商,从根本上解决了规则认识上的分歧,双方对规则的解释达成了共识,一致决定每四年召开一次联席会议,检讨错误并修订高尔夫竞赛规则。

此后,这两家机构俨然成为世界上公认的高尔夫竞赛规则的制定、解释和仲裁的最高权威机构。

从2004年1月1日起,苏格兰圣安德鲁斯皇家古老高尔夫俱乐部将《高尔夫规则》和《高尔夫业余身份规则》制定、解释并提供裁决的责任和权利转至R & A规则有限公司(下称“R & A公司”)。

R & A公司的名字来源于苏格兰圣安德鲁斯皇家古老高尔夫俱乐部英文名称的缩写,是该俱乐部于2004年250周年庆时分离出来的独立机构,专职于运营锦标赛、英国和海外高尔夫规则的制定以及高尔夫运动的推广,是英国公开赛以及许多大型业余赛事和国际对抗赛的主办者。


除美国和墨西哥外,R & A公司在高尔夫运动方面的管理遍及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该公司与全球143个业余或职业高尔夫组织合作,为来自128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3 000万的高尔夫人士服务。

当今世界高尔夫运动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讲,是由苏格兰圣安德鲁斯皇家古老高尔夫俱乐部和美国高尔夫球协会这两家世界齐名的地域性高尔夫运动管理机构推动的,同时它们也从事着国际高尔夫运动重大赛事活动的管理工作。

这两家管理机构是当今全球高尔夫运动的管理主体和权威机构,它们制定并且完善着高尔夫竞赛规则与标准,仲裁着高尔夫领域内的所有争端,并主办和管理着许多重大国际高尔夫赛事。


目前国际上所采用的高尔夫竞赛规则,是由上述两家机构于2012年审定批准的。规则正文共34条,另外还包括附属规则以及业余身份规则等内容。该规则内容全面、条理清晰、逻辑严谨。

高尔夫是怎样融入日本人生活的呢 ?

高尔夫随着日本社会一起在不断发展和变化——如果要探寻这个国家在20世纪的经济崛起和上班族文化在21世纪的衰落,高尔夫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1. 高尔夫在日本起起伏伏

有关日本的高尔夫文化,最早是1964年《生活》杂志上刊出的一张著名的照片——一个人满为患的三层练习场,一群上班族正不懈地把球击向天空。这场景令悠闲的西方人印象深刻:在拥挤的日本,这些忙碌的人们为了过上梦幻般的西式生活而努力不已。在美国媒体的描绘下,日本有着惊人的,甚至非人的生产力。在这样的思维框架下,那些工厂流水线般拥挤的高尔夫练习场,无疑成了反乌托邦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一个图标式象征。

二十五年之后,夏威夷和加利福尼亚迎来了一架又一架满载的飞机,来自大日本株式会社的商人们纷纷涌上美国最有名的球场果岭。梦想终于成真——那些曾在三层练习场上练球的人,终于与美国的精英们并肩站在发球台上了。而当圆石滩高尔夫林克斯球场在1990年被一位日本商人以远超市场价格的7亿美元收购时,那些高呼日本正在经济入侵的美国人俨然视之为高尔夫版的珍珠港事变。

但接下来日本经济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崩溃,上班族阶层失去了在社会大舞台上的主角地位,高尔夫也因为与老男人们的过度亲密而连带遭殃。不过近年来,随着高尔夫恢复真正的体育运动身份而不再只是办公室的延续,这项运动重新焕发了生机。不只是包里有钱的老头子们,年轻女子们也纷纷拿起球杆结队出行。


1973年,田中角荣(右)出访英国时在威利·怀特劳和G·A·希尔陪同下打球。

2. 第一个球场是英国茶商修建的

即使参与者有了变化,有一点并没改变:高尔夫已然像绿茶和棒球一样深深植根于日本文化。这个用球杆把一颗小球打进远处的洞里的运动,到底是怎样征服日本的?

高尔夫在日本被视作最重要的西方文化输入之一,对外政策的改变将这项运动带到了东瀛。1868年明治维新,日本放弃闭关锁国后,开放口岸,城市随即涌入了大量来东方淘金的西方商人。这些商人和家属通常聚居在半封闭的西式社区,很快他们就建起了诸如教堂、板球俱乐部等设施,过上了和家乡别无二致的生活。所以,在日本幽静的山谷中出现一座高尔夫球场其实已经只是迟早的事。

1901年,天降大任于阿瑟·赫斯基·格鲁姆。这位英国茶商躺在病床上,回忆起自己来日本的33个年头,竟然没有好好打过一场高尔夫,心中倍感不爽。于是,他自己动手,在六甲山修建了一个只有4洞的私人球场,两年后扩建为9洞。这就是今天的神户高尔夫俱乐部。

在最开始的几年里,高尔夫也只是西方人寄托乡愁的一个工具。但在第二年,已经扩建成18洞的神户高尔夫俱乐部就有了171位会员,其中包括7个日本人。格鲁姆证明了这项运动可以在日本的土地上生根发芽,随即它就开始在全国流行起来——都是通过外国人之手。

1904年,横谷附近出现了一座球场,即使冬天也可以在这里打球;两年后,横滨附近的英国人在根岸也修建了球场。日本人也逐渐开始加入进来,有的是从为西方人做球童开始的,但要想在这个精英世界里变得有竞争力的路还很长:第一场全国性比赛始于1907年,但直到1916年,才有第一位本土球员参赛。

3. 二战结束前已成上层人士生活必备

1918年具有历史意义:井上诚成为第一位赢得本国高尔夫赛事的本土球手。他的胜利表明,日本高尔夫正在走向本土化。当然,最先接触高尔夫的都是那些在西方留学或者公务过的权贵二代们。拿井上诚来说,他曾经被派驻纽约,加入了新泽西州的White Beeches乡村俱乐部,并连续两年赢下俱乐部冠军。另一位早期的著名球手赤星六郎则是在普林斯顿大学留学时接触的高尔夫。

这些学成归来者成了早期的高尔夫大使,日本国内的上层阶级人士不久也加入了他们的队伍。1914年,30位日本财阀——其中一位后来成了内阁大臣——联手在东京的驹泽地区建造了一座球场。不到二十年,高尔夫就完成了从外国精英到本土精英的交接棒。全球的流行趋势差不多都是这样刮起来的:次一级阶层总是追随更高级阶层的步伐,以之证明自己的精英本色。这正是高尔夫在日本飞速发展的最根本原因。

在二战结束前,飞速发展的日本高尔夫已经成为上层人士的必备生活方式。截至1940年,全日本境内共有71座球场,打球人口接近11万人。此时离格鲁姆和他的第一座球场只过了三十多年,这样的发展速度只能用惊人二字来形容。不过高尔夫还远远不是一项大众运动。和其他的西方文化舶来品如西服和棒球相比,它一点也算不上普及。限制因素主要是钱:一套球具外加一堆球,差不多相当于一个普通工人的全年工资了。当然因为参与人群的小众性和私密性,高尔夫其实在全世界范围内都被认为是一项与财富和尊贵分不开的运动。所以高尔夫显然只是日本统治阶层的顶级休闲方式。其实二战前绝大多数消费文化也都是这样:只有城市精英能够真正享受。

4. 战后发展更快,打球费用计入招待费

二战将日本原有的社会体制完全打乱,在从帝国废墟上重建起来的全新的、讲求平等的新日本,高尔夫得到了进一步深入社会的机会。战后头几年,美国大兵把日本的大部分球场接管过来变为自己享用,此举反倒进一步强化了高尔夫社会顶层运动的色彩。随着美军逐步把球场交还给日本人,日本高尔夫协会重开大门,日本高尔夫在50年代重新迎来发展。

1957年——日本政府宣布战后状态结束后一年——全日本的高尔夫球场数量升至116座,当年造访球场的总数达到了180万人次。同年,日本球员中村寅吉赢下了在本土举行的国际级赛事——加拿大杯(今天的世界杯),开启了作家田中义久所称的第一次战后高尔夫盛世。


从1957年到1961年,高尔夫在日本红得发紫,由公司管理层和经理们所组成的新兴中产阶层——有人说他们是去贵族化的新兴精英群体——纷纷涌向果岭。人们对高尔夫的需求越来越大,新建球场也如雨后春笋般四处涌现。利好因素不止一点:对公司来说,打球费用可以像找艺伎陪酒和饕餮大餐一样计入招待费,这就意味着球打得越多,税就可以付得越少。

整个60年代,日本的球场数量都在稳步增长。到了1971-1974年的第二次战后高尔夫盛世,这个成长曲线再次迅速向上拉升。60年代末,电视上开始转播高尔夫赛事,更多的中产阶层职员开始对这项运动产生了兴趣。这正是被称为日本战后婴儿潮一代进入社会成家立业之时。

5. 上世纪80年代发展减缓,上班族成为打球主力

50年代末期高尔夫与商业精英的结合,给年轻的上班族传递了一个明确的信息:会打高尔夫,是未来想要获得提升的必要技能。这也是日本流行文化真正萌芽的年代:普通人也可以轻松消费黑胶唱片、非主流服饰、立体声音响和杂志了。日本开始成为世界工厂,辛苦挣来的工资当然要花一些在娱乐和购物上回报自己。

虽然80年代早期高尔夫产业发展速度有所放缓,但1986-1989年的泡沫经济又造就了第三次战后高尔夫盛世。一切能够让一项精英休闲运动流行开来的要素在这时都齐备了:财富急剧增长、货币快速升值、全社会消费观念的提升。



当上班族成为了社会中坚,作为他们头号休闲运动的高尔夫,影响力当然越来越大。就在企业战士们过着天堂般的高尔夫日子的同时,女性球手群体也在这一时期开始壮大。90年代早期,全日本的高尔夫人口里女性已经占到了两成以上。

6. 泡沫经济破灭,一切回归现实

随着90年代初泡沫经济的破灭,战后精英男性的文化符号——威士忌、高尔夫、黑色羊毛西服、白衬衣、黑领带——似乎都突然变得可笑。人们的趣味从80年代开始更加多元化,新的审美观开始排斥主流的商业社会文化。彼时的日本已经不再是铁板一块,随着经济形势晴转多云,愁眉苦脸的上班族越来越多,高尔夫突然成了晦气的象征,不再被联想为穿着优雅、在户外呼吸着新鲜空气,而是跟那些衣服上满是烟味、牙齿上都是咖啡垢的男人形象联系到了一起。随着众多乡村俱乐部破产,以及很多黑社会洗钱案例的曝光,高尔夫也经历了一段艰难时光。直到本世纪初期,这项运动才逐渐复兴。感谢像老虎·伍兹这样的新一代球手,高尔夫也变得富有朝气,以纯体育的身份重生。

直到今天,高尔夫在日本开始重新焕发新的青春活力,这项运动已经脱下了过去精英男士专属高端运动的外衣。高尔夫在日本也许再也不能成为经济发展的象征,但得体、休闲和靓丽的衣着仍然能引起比以前更多的观众共鸣。一千个人有一千种高尔夫,一路走来,高尔夫经历了许多变化,但正是这些变化,让这项运动至今仍留存于日本DNA的核心中。

7. 女性对高尔夫突然感兴趣

尽管高尔夫因为在上班族面前过度曝光而失去了贵族色彩,但2007年左右,当女子球员将TPO风带回球场后,高尔夫着实呈现出一种强势回归的态势。

女性对高尔夫突然产生的浓烈兴趣其实是一个时尚阴谋。高尔夫产业给时装品牌和时尚杂志投入了大量资金,直接瞄准那些连推杆都不知道是什么的年轻女性。他们把高尔夫包装成与蓝筹股优质男人浪漫邂逅的必要手段,这样女孩们就不得不去买一套套全新的可爱衣服。市面上甚至出现了以专门指引女性高尔夫穿着为唯一内容的专门杂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