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高尔夫知识 >

过度自信,是打高尔夫的禁忌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2-13 08:51:00    

当一个人打出一记又直又远的300码击球距离的时候,会带给他非常大的成就感。

而这个距离也成了他炫耀的资本,常常把“我一号木能打300码”挂在嘴边。

其实这并没有什么,关键在于你打出这个距离的概率是多少。很多人甚至一百颗球里只能打出一次这样的击球,于是他们就开始高估自己的水平了。

我们经常看到一些挥杆速度很慢的球友选择一些比较硬的杆身,他们给出的理由是这样的话会显得比较专业。

还有一些挥杆速度很快的球友反而会使用一些较软的杆身,他们自信可以驾驭得了。

这些都是高估自己的表现,球杆是靠人来操控的,这并没有错。

但是,我们起码应该选择适合自己的那一款,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操控它们。

1、不需要教练

高尔夫作为最难的一项运动,那就说明它不是能够独立完成的,我们在学习的初期必须需要教练的帮助。

可是偏偏有球友不信这个邪,他们自信地认为可以通过书籍和视频完成学习高尔夫的过程。

结果就是弄得自己焦头烂额,走了很多弯路。到最后回过头来找教练的时候却已经晚了,因为有些错误必须要花费更多的精力才能纠正,甚至无法纠正。

2、下场不热身

有很多人在下场前都只是在第一洞的发球台上进行简单的试挥,借此来活动身体,他们认为自己即使不热身也不会对打球有多大的影响,过度相信自己的水平。

这是一种很不好的打球习惯,因为这个时候我们的身体还没有进入到打球状态中去,贸然下场的话往往需要打上几个洞才能够适应。

就像职业球员一般,在比赛前都会提前一个小时进行赛前热身。所以,作为业余的我们更应如此,哪怕打上三五十颗球也是好的。

3、不相信球童

我们需要球童的目的是什么?我想绝不是拖球包、找球那么简单,我们更多的是需要借助她们对于场地的熟悉来帮助我们打球。

很多人认为球童不会打球,所以不采纳她们的建议(事实上,很多球童还是打得不错的)。

比方说,球童告诉你这里到果岭有60码,然而你自己却认为只有50码,那结果肯定是打短,最后反而还会埋怨球童。

论起对于球场的熟悉程度,我们是远远比不上球童的,所以有时候适当的听取球童的意见可以让我们打得更好。

高估自己的能力是打高尔夫大忌,因为它需要的是对自己的诚实和实事求是。

相关文章